“悟空”卫星于2015年12月17日发射成功,是中国的首颗天文卫星。该卫星的数据分析工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973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卫星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等项目的大力支持,由紫金山天文台组织协调。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暗物质究竟是什么?
2016年12月17日,在江苏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一名科学家向记者展示通过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观测数据完成的一张全天伽马射线图。
在天文和物理学界有一个被科学家称为世纪之谜的重大疑难问题——暗物质。此前科学家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类已知的普通物质仅占宇宙总能量的5%,而未知的暗物质则占据25%,还有70%是暗能量。为数众多的“暗物质”到底是什么?全球相关领域科学家充满了好奇,不断探索。日前,中国首颗探测暗物质粒子的卫星“悟空”传来重磅消息——“悟空”对高能电子能谱的精确观测发现了超出常规理论预期的新现象,可能和暗物质相关。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暗物质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科学院2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首席科学家常进对外宣布了这一重大消息。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暗物质探测话题,这一发现意味着什么?
根据人们已知的物理规律,来自宇宙空间的粒子能谱(能谱指的是粒子数目随能量的变化情况)有其特定的分布,一般是随着能量升高其数目逐渐下降。如果能谱出现异常,便意味着可能有新的物理原因。根据目前理论物理学家的推测,如果暗物质粒子相互碰撞并湮灭,将产生高能电子。那么到空间去精确地探测高能电子能谱,就可以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悟空”的核心使命就是在宇宙线和伽马射线辐射中寻找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据,并进行天体物理研究。
本次发布的首批科学成果基于“悟空”发射后持续探测发回的系列数据。 据悉,2015年12月17日发射的“悟空”卫星,用时530天共采集了约28亿高能宇宙射线,其中包含约150万25GeV以上的电子宇宙射线。基于这些数据,科研人员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其中最令人惊喜的发现是,“悟空”的“火眼金睛”观测到了电子能谱的反常超出,可能是“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暗物质究竟是什么?
图为“悟空”卫星工作530天得到的高精度宇宙射线电子能谱(红色数据点),以及和美国费米卫星测量结果(蓝点)、丁肇中先生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的测量结果(绿点)的比较。中科院供图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首席科学家常进介绍,重磅的发现在于,“悟空”卫星首次直接测量到了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 TeV处的拐折,该拐折反映了宇宙中高能电子辐射源的典型加速能力,其精确的下降行为对于判定部分电子宇宙射线是否来自于暗物质起着关键性作用。
“拐折”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科学家们对其如此看重?据研究团队多位专家解释,暗物质产生的电子宇宙射线信号有一个能量上限,到达这个限度值之后,在对应的能谱上,人们应该能够看到原本平缓延伸的线出现一个非常陡的下降,正所谓“拐折”。
但国际上此前的探测,并没有确认这个“拐折”的存在(有声称观测到迹象,但因为误差过大而存在争议)。因此寻找拐折,成为人们借以寻找暗物质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暗物质究竟是什么?
因为“悟空”的卓越性能,观测能段宽,观测精度高,这为暗物质探测打开了新的窗口。
“我们的确很幸运,我们找到了这个拐折!” 暗物质卫星科学应用系统副总师范一中说,我们不能确定这个拐折就一定是暗物质导致的,但“悟空”的精确测量结果有助于澄清在更低能量段是否有部分电子宇宙射线来自于暗物质。
为暗物质粒子存在提供了新证据
“科学领域常常有种瓜得豆的意外惊喜。” “悟空”卫星的数据初步显示在~1.4 TeV处存在一个能谱精细结构,让常进和同事们异常激动。“目前我们拥有的数据还不够,‘悟空’卫星运行状态良好,正持续收集数据,一旦该精细结构得以确证,将是粒子物理或天体物理领域的开创性发现!”常进说。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暗物质究竟是什么?
去年五月份,常进的电脑上,在“拐折”之外,一个点突然跳了起来,呈现出一个尖锐能谱。此前,这样的尖锐能谱从未被发现过。
“这个迹象让我们所有人既惊喜,又担心。”范一中说,惊喜的是这会不会是重大科学发现的苗头?担心的是我们的数据是不是足够准确?从那时开始,团队几乎没有周末,加紧科研工作。“现在我们非常自信我们的测量结果,接下来就靠‘悟空’源源不断地将数据传回来,靠更多的数据进一步来验证我们的判断。”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暗物质究竟是什么?
范一中指出,假设经过3年至5年的观测,确认这个尖锐能谱中的信号是真实的,那么这个辐射源的性质将极其特殊。
这个尖锐能谱尽管目前不能百分之百确定就是暗物质,但“‘悟空’观察到的这个尖锐电子能谱为暗物质粒子存在提供了新证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吴岳良说。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暗物质究竟是什么?
这种超出人们预期的反常发现,在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看来,“它即便不是暗物质,也一定是重大科学新发现,其意义同样重大。这个发现完全是新的,根本没有被预测过,是我们首次发现!”
“有潜力改变我们看待宇宙的方式”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暗物质究竟是什么?
用“悟空”的观测数据,证明“暗物质”的存在。这一成果11月30日在《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
“我们很激动可以参与到中国科学发现的旅程中来,我感谢‘悟空’团队让《自然》参与了这一旅程!” 《自然》杂志中国区科学总监印格致博士评价这一成果“有潜力改变我们看待宇宙的方式”,“展示了中国技术实力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研究中实现的测量所需的精湛技术是无与伦比的,未来可能会帮助中国解决其他我们现在还想不到的技术挑战。”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暗物质究竟是什么?
那如何才能找到暗物质?
由于暗物质既不发光,也不参与电磁作用,人们目前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感受到它的存在,但一直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说“这就是暗物质”。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科学团队在试图找到它。主要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利用粒子对撞设备,看能否在实验中产生暗物质,这方面的代表是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暗物质究竟是什么?
第二种是在很深的地下挖个大坑,在坑底放上精密仪器来探测暗物质。到地下去的目的是为了屏蔽空气中宇宙射线的影响。位于中国四川南部地底深处的锦屏地下实验室就是全球最深的暗物质探测实验室,已于2010年投入使用。
第三种是在太空进行间接探测,比如多国合作的阿尔法磁谱仪项目,“阿尔法磁谱仪2”自2011年被送至国际空间站后已分析了410亿个初级宇宙射线事件,结果显示暗物质可能存在。中国2015年12月17日发射的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也是在太空展开的探测行为。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暗物质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可以通过太空间接探测暗物质呢?
原理是这样的:
根据人们已知的物理规律,来自宇宙空间的粒子能谱(能谱指的是粒子数目随能量的变化情况)有其特定的分布,一般是随着能量升高其数目逐渐下降。如果能谱出现异常,便意味着可能有新的物理原因。根据目前理论物理学家的推测,如果暗物质粒子相互碰撞并湮灭,将可能产生高能电子。那么到空间去精确地探测高能电子能谱,就有可能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悟空”的核心使命就是在宇宙电子和伽马射线辐射中寻找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据,并进行天体物理研究。
悟空卫星重大发现,暗物质究竟是什么?
尽管从眼下看,我们还无法确知发现了暗物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但回顾历史,当年爱因斯坦也根本想不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在当时有什么应用价值。但是到了今天,人们用的手机、计算机,全部离不开这些科学发现。因此学界评价:揭开暗物质之谜,将是继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将改变人类对整个宇宙的认知!
备注:以上类容摘自网络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